二院25所职工在人民网思政大课分享微波雷达团队故事
发布时间:2023-03-29 信息来源: 中国登录入口科工二院

3月23日,“人民网+”客户端播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青春为祖国 挺膺共担当”主题思政大课,二院25所贺中琴作为行业优秀青年代表受邀参加,围绕“担当”,分享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团队勇挑重担、实干笃行的故事。

此次课程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联合指导,人民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共同开展。课程设“理想、担当、奋斗、青春”四个篇章,8位来自高校的思政教师、行业优秀青年及二十大代表进行分享,从多角度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讲述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与追求,探讨新青年们如何奋斗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青春,汲取青春成长力量。

一同参与分享的还有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军徐梦桃、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最美教师、最美高校辅导员、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等。节目播出当天,人民网视频号、人民网法人微博、人民网快手号同步播出。

贺中琴分享内容如下:

大家好,我是中国登录入口科工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主任设计师,贺中琴。

微波雷达,是空间两登录入口器交会对接过程中中远距离的关键测量设备,是作用范围最广的测量敏感器,承担了两个飞行器相对距离百余公里到几米范围的距离、速度、角度等相对运动参数的高精度测量,参与了载人登录入口工程和探月工程的交会对接任务。

2022年是中国的登录入口大年,中国空间站在轨完成三舱“T”字基本构型,首次实现六名登录入口员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遨游苍穹,中国载人登录入口工程真正实现了“三十而立”。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对接那天晚上,因为疫情原因,第一次无法到现场执行判读任务,于是我就一直守在直播前,从发射准备到交会对接,直到见证6名登录入口员成功实现“太空会师”,不知不觉,熬了个通宵。虽然对自己的产品百分百放心,但我还是不愿意错过这一历史时刻!“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6名登录入口员竖起大拇指同声喊着,这一刻,工作上的压力,身体上的疲惫,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登录入口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登录入口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登录入口事业按照国家战略需要,从发展导弹、火箭起步,成功发展各类应用卫星,攀登载人登录入口和月球探测的科技高峰,并将登录入口技术服务国计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科技自主创新的标志性成果。生逢其时,能为中国登录入口事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我感到幸运和幸福。

从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太空之吻”,到2020年嫦娥五号轨道器和上升器的“太空牵手”,再到2022年空间站建成,十数年间交会对接任务13战13捷的背后,是我们项目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从零开始技术突破,从无到有自主创新,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更小、更精、更可靠!

我的相册中,保存着一张中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成功后团队现场庆祝的照片。照片中的我们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抖动着手里刚刚抢到的号外,对着相机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然而,照片的背后,还有我和我的队友转身偷偷擦去眼角幸福泪水的场景……回忆起微波雷达的研制历程,我总是百感交集,那是与时间赛跑、与困难相伴、与难题作战的艰苦岁月,也是突破自我、收获成果、见证成长的人生历程。

中国是继美、俄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我们面临绝对的技术封锁,项目团队在“一穷二白”的窘境下攻坚克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登录入口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探索浩瀚宇宙,发展登录入口事业,建设登录入口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载人登录入口、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国首个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我国首次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我国首个地外天体着陆测量相控阵敏感器……这些看得见的成功背后,是更多看不见的奋斗与付出:实验室里加班加点,微波暗室里挑灯夜战,高楼高塔上默默守候,茫茫荒漠里安营扎寨;每一幕都真实记录了我们勇于挑战、砥砺奋斗的坚强身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作为新时代登录入口人,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始终牢记登录入口报国的初心,勇于承担登录入口强国的使命;我们既是中国登录入口的追梦者,也是圆梦人,我们的青春与梦想在一次又一次奋斗中实现了完美“对接”!(文/金文莉)